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把爱和信任给孩子,如此孩子会内心富足,更看重比财富、地位更可贵的东西,才能快乐成长。没有人出生就是爸爸或妈妈,我们必须要学会回顾和反思,并尝试改善。
这两天,“十岁小侄子”火了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这个话题,反正达妈我看了原贴内心五味杂陈。现在的孩子不比从前,真的不得了了,小小年纪就那么“冷”。但不得不说,他说出了现在很多家庭的现状以及教育的痛点。
先来看看原贴,是一位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:
从帖子中我们能看出,这个10岁的孩子是个典型的别人家孩子。人聪明,学习成绩好,英国口语很棒,还多才多艺。问题是但他嫌弃自己爸妈没钱,认为他们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。纳尼,到底发生什么事让10岁的孩子竟然有这种想法?大家接着看。
为什么一个吐槽帖子竟然引爆了舆论热点?因为太现实了。现在千千万万城市普通家庭孩子所过的生活和小侄子一样,被家长要求各种学习并做到完美。小侄子他只是说出了很多孩子不敢说出的心里话。也有网友指出这完全是因为父母自私造成。
△ 用教育改变人生
现在,相当多的家庭普通的逻辑就是这样,非常直接:让孩子接受好教育,以便以后找个好工作,来改变人生进而提高家庭处境、地位。
小侄子一眼看穿,所以才会说“我努力优秀,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。”客观点讲,他说的都没错,甚至比一些大人想得更全面、深入,而且付出行动。
大家为名利所扰陷入焦虑,以至于忘记教育本质。而不正是因为大人看重名利,实用主义至上,才会让孩子价值观扭曲吗?小侄子讲出“有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”的话来,难道不是家长、社会教的?